梅岭在线 www.mlzx.com
与你同行
      首页 | 班级主页 | 校园风铃 | 妩媚人生 | 休闲时尚 | 网行天下 | 静夜品茗 | 艺海撷英 | 师恩难忘 | 梅中骄影
梅岭在线首页>>与你同行>>网文快递>>正文
《英雄》·暴力·荡女KIKA
http://www.mlzx.com 2003年2月14日 作者: 妖灵妖 摘自:新浪论坛-影行天下发表于2003-01-25
  现在再来谈《英雄》,自己也觉得有马后炮之嫌。这篇文字,本来是准备在1月3日报纸登出“媒体版”之后再在网上发“完整版”的,但忙了就忘了。昨天晚上竟然意外地梦见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王斌,梦中见他一袭粉衣在跟两个身边的人谈剧本,醒来觉得诧异,跟看《英雄》的感觉一样,于是,找出了这篇一个月前写的胡思乱想的稿子。
  在印象中,这是第一部在观看影片前即得到了无数影象的国产片。剧照、纪录片,精彩画面图解,媒体利用除了客观报道之外的所有方法在为这部国产片铺平票房之路,于是,这个没有冯氏喜剧撑腰的年末,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指向了《英雄》——这部3000万美金的古装武侠巨片。在看了这一周来各大电影论坛上和媒体上讨论此片的文章后,在这个临时降温的圣诞前夜,我意外地发现了我似乎在毫无任何预知的情况下,观看一部与所有这些官方、民间的口水都无关的电影。
  首先,我并不认为这是部武侠片。张艺谋请来的动作指导程小东完全失去了他在以往任何一部武侠片中的风采,片中几段武戏设计之慵懒、剪辑之凌乱,足以让我们以为程小东仅仅承担了一个吊钢丝操作指导的角色。几乎所有的武戏开打前,对手都会相互致敬,这个以前的武侠片几乎从未出现过的细节,令这些打斗完全脱离了武侠片的束缚,而使之成为了这部剧情片的一个必要过场,当然以前的武侠片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细节,但只是出现在某一高潮戏前,而不象在此片中成为了一种通用的程序。
  再来看看片中的人物,李连杰作为刺客,他的初衷不是为救天下而刺秦(如荆柯),只是为报仇。那三个成全或者阻挠他的剑客,或没有兼济天下的表白(可算做李的附属品),或贩卖着剑术最高境界的“和平”论,都跟古道热肠、好打不平的侠客以暴制暴的暴力思维相反。如果按照传统的武侠片概念,则完全可以把这些人排除在侠客之外,唯一的称呼,大概只有“英雄”了。
  “英雄”一词在中国有许多种解释,侠客可以是英雄,但英雄不一定就是侠客。所以,这部影片跟武同侠都无关,与之最有关的,是片尾秦王的剑之第三境界:和平。其义在于放弃了暴力(心、手皆无剑),是暴力(剑术)的最高境界。这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命题不仅打破了以往所有武侠片所崇尚的原则,而且堂而皇之地被灌上了一个时髦的泛和平论,一如其衍生产品——那部让我对电影业的某些“习俗”大为惊讶的纪录片《缘起》中开场的9.11警示一样,有着让人失笑的“国际化”城府,成为了影片最大的与观众背道而驰之处。观众对于武侠片的概念被扭转了,这是大部分人无法接受片尾的一个重要障碍(暴力在最后无法被痛快淋漓地执行),但显然我们的观众被事先灌输着这是部武侠片太久了。大量观者对此片嗤之以鼻,大部分原因应该是无法接受影片不是武侠片的逆转概念。
  据说香港的影评家罗卡在报上指出此片是对武侠片的一次颠覆,如果光从影片本身的文本提供而言,评论者完全可以这样推理,但我必须提到的是在看《英雄》之前,出于对making of式纪录片的敬意,我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甘露拍摄的关于《英雄》的纪录片:《缘起》。正是在这部被许多人认为不是纪录片的纪录片中,记录了张艺谋在剧本草创和影片拍摄中体现出的他个人对武侠片想法的言行,让我也可以从这个纪录片的文本来推理香港的有些影评人们高估了张艺谋(我亦不同意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林叵对程小东的高度评价)。
  此片对武侠的颠覆不是有意识为之的,它的反武侠拍法除了上文提到的“国际化路线”外,无非是让张艺谋能大刀阔斧地回到了他熟悉的剧情片路子上,并通过形式上的超验修补出他对武侠片一个模糊的镜像,不管这个镜像能带来什么或者失去什么,总之这部影片与武无关,亦与侠无关。在这样的主题下,与武侠貌合神离的暴力营造(或者说反暴力营造)却意外地在此完美地与之结合了。懒散的武打除了留给观众色彩上的和美景上的印象外,不给人留下任何其他暴力印象,我甚至都忘了哪处打斗后流过血或从来没有流过血。对类型片的颠覆,需要创作者高度的自觉,从《缘起》到《英雄》,都无法让人感受到这种态度。
  张艺谋以往的优秀影片背后总有精良的原著在支撑,《英雄》中大部分令人遗憾的低水准情节、细节、对白设计(亦是网上最多争议的部分),不能不说是编剧之误。有人将其结构与《罗生门》相比,显然是对黑泽明太不了解的牵强附会之谈,本片的视点到第三个故事时都乱了套,还怎么跟黑泽明相提并论。张艺谋这个“秦国人”(陈凯歌语),在《英雄》和《缘起》中,用电影形式和言行证明了他对武侠的全部“迷恋”其实都是一厢情愿式的镜花水月而已。
  顺便说两句其他的话,如果说这个设计是为了奥斯卡而做准备的话,那编导就太给9.11所迷惑了,君不见美国总统布什这一年来的表现和目前的国际形势,哪里容得下《英雄》中这么“大气”的世界观啊。(金球奖失利,有媒体用“惜败”一词,绝对“阿Q”得可以。)
  北大的刘伟撰文说:《英雄》在银幕上表现视觉暴力,网民在网上对此片表达语言暴力。恰恰相反的是,《英雄》是完全“反暴力”的。而至于那些在影片上映一周内就遍布各大电影论坛的帖子(网络影话空前繁荣,网上的影话大师何时再能联合起来一起认真地评点国产片呢?)究竟是否可以归为“暴力”,也有值得研究之处。如果要算的话,那些一时间新出现的为《英雄》无理由叫好的新马甲,是否更象是一次有预谋的集体行动,这是否更象是语言暴力呢?绝大部分的反对意见,个人以为,都有一定的在理之处,只可笑的是那些集体式的赞美行动,倒有些找不着理由的空泛。
  以个人的胡思乱想,绝大部分网友关于此片的影话,都是因为无法接受影片的暴力宣泄没有达成所致。武侠类型片最后都要以暴制暴,让人一泄心头之恨。而此片的片尾,那个早从中学时代就被官方灌输给我们是暴君的秦王,竟然没有被暴力所制(或者至少受点伤),实在是让观众不爽的。西班牙电影《荡女KIKA》中的强奸犯,即使警察冲进卧室,仍然死抱着KIKA不放,要待完成最后“高潮程序”才安然被抓(充满了幽默荒谬的仪式感),《英雄》片尾仿佛让观众在进入高潮中突然停止,观众当然不爽,那最后的高潮程序,自然也需要找个地方用别的方式发泄一下才合理。这个想法虽然自己也觉得十分可笑,但确实今年的金球奖中阿莫多瓦打败了张艺谋,这样想来,原来两者的高下,早就是分明的事了,也就没什么奇怪了(在高潮中突然停止,在武侠类型中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除了李小龙在《精武门》尾激动人心的一跃外,金庸的《雪山飞狐》也是很出色的范例,他懂得让刀在书中定格,再让个女主角在书尾出现,观众无限的想象力永远停留在了那端。但请注意的是,这两者都汇聚了暴力的高潮)。
  再来说两句《缘起》,这部纪录片不是我想象中的making of式的纪录片,因为关于making of的内容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绝大部分的记录是关于剧组(最近部分媒体又开始以“小社会”来称呼它)的真实故事。编导甘露在如此丰富的素材中的最终选择让我们有意无意间了解到了电影圈中的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它在主观上神化电影和电影人的同时又无意中客观地还原了一切,有人说它拍得不好,我不这样认为,至少,它提供了最真实的素材,即使它的主人无法区别那些是最该被呈现的。

     我 要 点 评
 
 >>相关文章:
·(2001年8月18日)嫁人要嫁杨晨--一个中国女生的内心独白
·(2002年2月20日)记忆的碎片----写给巴乔35岁生日
·(2002年8月21日)红楼梦之女子足球队
  >>精彩点评:
  >>快速通道:
主站】【来科思分站】【大庆之家分站
[ 关闭 ]


COPYRIGHT(c) 2000- MLZX.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梅岭在线·心雨心愿工作室制作维护::::::